锦坤策划指导深圳诚达科技品牌顶层设计和营销底层运营
城市品牌顶层设计和产业底层运营书
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探询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
石章强/著
国务院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专家、上海交大博导教授 陈宪
中共上海奉贤区委书记、东方美谷总设计师 庄木弟
上海财大常务副校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 徐飞
浙江财大党委书记、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 李金昌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中科院研究员 李栓科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
中国广告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鲁培康
联合推荐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度重磅图书
京东、天猫、淘宝以及全国书店同步热销中
团购热线:135-645-23456
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全域旅游、品牌IP、超级网红……背后无一不折射出城市品牌的商业竞争力。
高铁、机场、地铁、马拉松、展会、节庆……亦是直接反映出城市品牌的社会竞争力。
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深圳湾,攻城、抢滩、入市、溜湾……更是体现出城市品牌的文化IP力。
从全球到中国,从城市到乡村,新一轮的城市品牌战已然打响。
从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从服务品牌到文化品牌,从渠道品牌到平台品牌,从产业品牌到城市品牌……在所有这些品牌中,城市品牌是品牌经济的集大成者,融合了产品、企业、服务、文化、渠道、平台和企业家等多品牌于一身,甚至是这些品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好了城市品牌,就找到了品牌经济的万能钥匙。
城市品牌如何打造?曾经的辉煌城市为什么没落了?当下的落后城市如何后来居上?新形势下城市品牌打造有哪些沟和坎?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究竟该如何做?新型城镇化如何落地?后工业城市如何弯道超车?大城市攻坚难题在哪儿?
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城市背后的品牌顶层设计。
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探寻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找到答案。
不同于一般图书的学术和理论说理,本书内容和案例全部锦坤品牌创始人石章强的亲身实践和战略方法总结。
1、 上海究竟出什么牌才能迈向全球卓越城市? ——打好上海牌,北京杭州深圳香港难超越
2、 曾经的“长江五虎”,安庆到底做错了什么?——文化厚重城市如何轻装上阵并后来居上?
3、 “一座叫春的城市”让宜春一夜成名——让城市全国知名是书记和市长的第一责。
4、 黄石:曾经的B牌城市,您的未来在哪儿? ——资源型城市是可以重焕生机的!
5、 莆田依托妈祖能否成为福建一线城市? ——负面的城市也是可以修复并提升的。
6、 连云港为什么错失了西游这个超级IP? ——找对自己的核心基因比外在招多少商都管用。
7、 宜昌VS襄阳,谁能领跑湖北第二城?——做不了第一也一定要抢个省内第二!
8、 从襄樊更名襄阳看中国城市品牌建设——城市有一个好名字可以值100个亿。
9、 安吉很火,莫干山很火,德清为什么不温不火? ——每个城市都需要有自己的会客厅!
10、 沙县:靠小吃打下一片天——中国每个县城都可以打响自己的“沙县小吃”!
11、 晋江:城市品牌营销,该如何发力?——全国百强县都有可能拥有46家上市公司。
12、 一只小龙虾让国家级贫困县盱眙红全国响全球——产业首位度比城市首位度更重要。
13、 瑞金为什么没能成为红色旅游第一品牌?——中国90%的红色城市都需要重新再定位!
14、 永定,靠土楼可否完成城市吸金? —— 一个景点带动一个城市是可行的
15、 从袁家村&马嵬驿看中国乡村旅游的未来之路——超越故宫单日23万全国最高日客流超级IP旅游目的地是可以打造的!
……
在近10年辅导和打造了100多个全国各级城市品牌和50多个产业品牌的基础上,本书首度提出了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七个一”核心方法论,并针对老牌城市、新兴城市、资源型城市、后工业型城市、互联网型城市、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案例解剖和实操方法,是城市品牌顶层设计和产业底层运营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品牌已成为重要的竞争武器。
从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从服务品牌到文化品牌,从渠道品牌到平台品牌,从产业品牌到城市品牌……在所有这些品牌中,城市品牌是品牌经济的集大成者,融合了产品、企业、服务、文化、渠道、平台和企业家等多品牌于一身,甚至是这些品牌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从这个意义上讲,打好了城市品牌,就找到了品牌经济的万能钥匙。
城市品牌如何打造?曾经的辉煌城市为什么没落了?当下的落后城市如何后来居上?新形势下城市品牌打造有哪些沟和坎?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究竟该如何做?新型城镇化如何落地?精准产业扶贫如何IP化?后工业城市如何弯道超车?大城市攻坚难题在哪儿?疫后城市如何良性健康大发展?
所有这些都离不了城市背后的品牌顶层设计。
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探寻中国城市发展新路径》找到答案。
不同于一般图书的学术和理论说理,本书内容全部来自作者的亲身实践和战略方法总结。在10余年辅导和打造了100多个全国各级城市品牌和50多个的产业品牌的基础上,本书首度提出了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七个一”核心方法论,并针对老牌城市、新兴城市、资源型城市、后工业型城市、互联网型城市、小城镇、大城市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案例解剖和实操方法,是相关政府管理者、产业经营者、企业品牌商、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的必备的战略工具书。
二、名家推荐
品牌已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策略,如何找准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落脚点和支撑点?《城市品牌顶层设计》对此给出了方向和方法。
——国务院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陈宪
产业品牌、城市品牌、文化品牌三者能否有机统一,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统一的核心在于这个地区是否有清晰的品牌顶层设计。锦坤制定的东方美谷千亿产业顶层设计,助力奉贤打造全球的美妆产业平台,为产业品牌、城市品牌和文化品牌的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探索方案。
——东方美谷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共奉贤区委书记 庄木弟
曾经的辉煌城市为什么没落了?关键还是没有与时俱进,忽略了对城市产业和城市品牌的打造。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 徐飞
正如《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所说,在城市品牌顶层设计上,品牌是重中之重,顶层设计是1,其它是0。没有清晰的品牌战略,任何尝试都是徒劳的散点式试错。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 李金昌
一线城市如何持续领跑?非一线城市能否后来居上?正如《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所说,找到自己城市的基因和底蕴,因地制宜地把产业请进来和让产品走出去,不可偏废。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 荆林波
不管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间的竞争已经打响,品牌战成为获胜的最有力武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中科院研究员 李栓科
网红城市、网红品牌、品牌IP和品牌符号,显现的是结果,看不见的是背后努力的过程。每一个品牌精彩的背后都是品牌顶层设计和营销底层运营的结果,城市品牌也不例外。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如何重视区域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品牌个性,营造城市竞争力?《城市品牌顶层设计》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维窗口,指出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操作方法。——《中国广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鲁培康
作者简介
石章强:
锦坤创始人;
连锁与互联网品牌营销专家;
高级经济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国家名片提名人、终审评委,全国品牌联盟副秘书长;
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上海品牌委创始秘书长、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等,国内顶尖的大师级营销和品牌专家;
兼任清华、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10多所高校课程教授,担任阿里、混沌、黑马等20多家机构等创业导师,出任上海、湖北、晋江等30多家政府专家顾问,助力了宜春、莆田、盱眙等100多个城市品牌,辅导了近200家上市公司,打造了300多个行业头部品牌,服务了500多个企事业单位。
先后首创“对标”“混合”“热产品”“软传播”“新坐商”“易模式”等战略、管理、营销思想与方法,著有《对标》《混合理论》《热产品》《软传播》《新坐商》《易模式》《企业过冬》《企业下乡》《企业O2O+》《企业互联网转型》《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等十三本畅销专著。
——联系作者
客服:135-645-23456
本书内容简介 .........................................................................................................................................................................................6
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深圳湾,攻城、抢滩、入市、溜湾,就是对城市品牌的较好诠释和注脚,也是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生动体现。城市有了魂,就容易实现产城园企人文道的融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城市没有了品牌顶层设计,就会成为平庸的千篇一律之城,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也就是芸芸众生般的过客而已。城市,不能没有品牌顶层设计!
城市化竞争的核心在于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北京城、上海滩、广州市、深圳湾,攻城、抢滩、入市、溜湾,就是对城市品牌的较好诠释和注脚,也是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生动体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是对江浙两座城市的形象定位和称呼。
但是,同为全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列并位居第三的广州为什么有点显得没落了呢?风头明显已被深圳盖过了。
同样同为天堂的苏州,2017年GDP为1.7万亿元,远超杭州的1.2万亿元,却为什么和杭州相比的时候没有存在感呢?
……
所有这些,背后的背后就是城市的竞争,以及城市竞争背后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有独特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景观,北京有太多太多的亮点需要展现。借着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提出“北京欢迎你”的广告语,并获得强烈的反响。“北京欢迎你”虽然比较简单,甚至让人感觉抽象。但是结合北京的城市定位,这又恰恰合情合理。
对于国人,北京欢迎每个国人去首都看看,而且每个国人从小都有去首都看看的愿望。
对于国际友人,北京欢迎他们来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彩,感受东方文明,见证北京的发展、中国的发展。
“北京欢迎你”还体现了北京热情、好客、胸襟宽广的城市特点!
2014年杭州的旅游宣传口号确定为经典的“最忆是杭州”。“最忆是杭州”是将杭州美好的景色与文化糅合,从景到文化,一步步把人引入到回忆中,然后升华到情感的层面,勾起人们对杭州丰富而美好的多重联想。
塑造杭州不仅仅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迷人城市,还是承载游客美好记忆的城市,增添对杭州的亲切性!“最忆是杭州”通过在G20峰会上的演绎,将杭州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江南水乡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杭州又一次深化、提升了江南文化的城市形象,“最忆是杭州”的新名片让杭州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地位更加突出显著,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杭州这几年的发展在全国首屈一指,G20峰会之所以会在杭州举办,并不只是因为杭州是休闲旅游城市,甚至杭州早就不单单是休闲旅游城市了!20世纪50年代杭州因良好的环境被定位为“休闲疗养城市”,因为疗养产业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所以很快就变成了“北工南居”的工业城市。直到改革开放,杭州才重新回归到“风景旅游”城市定位。休闲旅游城市也是绝大多数人对杭州的印象,杭州始终只停留在“杭州西湖”的城市品牌形象上。
杭州近年的发展不是因为旅游业发展的原因,而是因为杭州城市产业定位、产业布局的功劳,也正因如此杭州从休闲旅游城市变为了中国互联网城市。休闲旅游城市所能带动的产业有限,而杭州成为中国互联网城市则是由一系列因素的量变达成的质变,科技、教育、城市布局、交通、产业规划、人才引入等,互联网产业发展后反哺到杭州各个方面。当然杭州的休闲旅游名片对杭州互联网城市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成为人才引入、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杭州拥有了“互联网城市”与“休闲旅游城市”双名片。互联网城市提供产业、就业支撑;休闲旅游城市提供生活质量保障支撑,实现安居乐业和 “最忆是杭州”的感知!
北京、杭州鲜明的城市广告语,为两座城市描绘了清晰的定位和标签。
那么,上海鲜明的广告宣传语是什么?
上海目前的广告语是:上海,精彩每一天。
“精彩每一天”传达的是在上海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上海每一天都过得精彩的理念!这确实没错,但是一座城市的广告宣传语,应该与城市的文化进行结合,传达城市文化和精神特征。
德厚闵行、文进万家;厚德金山、礼尚之滨;教化之城、礼乐嘉定;汇善汇美、文明徐汇;上海之根、文明松江;匠心筑梦、品质黄浦;心动浦东、体验精彩……这些上海各区的城市宣传语虽然丰富,但却显得混乱,也将上海市已有的品牌宣传语弱化。各区的宣传语干扰着上海市整体的宣传语,影响着上海城市品牌定位的输出!
上海的优势不应该体现在购物、贸易、金融等物质方面,而应该是上海 “开放、包容、向上、睿智”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才成就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代表着先进、拼搏、奋进和希望。
上海应该是一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无论过了多久,上海都需要向人传达“充满希望,无限可能”的感知,这些才是上海吸纳人才、创新不止的根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不吝为上海的最佳口号!
作为品牌专家委员,在我们向市政府及相关委办局多次呼吁和建言后,“上善若水,海纳百川”已开始出现在上海虹桥机场、上海虹桥站等主要公共空间上。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产业的带动,核心产业不仅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且还能形成产业集聚,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具有鲜明的核心产业链还能够主动吸引相关的人才汇聚。鲜明的产业还是一座城市的标签。
例如杭州鲜明的核心产业是互联网电商,包括阿里系、网易、蘑菇街、“三通一达”等,这些的背后都是源于杭州对于电子商务的鼎力扶持,使杭州形成鲜明的电商产业集群,除了电商平台外,还有快递、运营、培训、IT、摄影、会展、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产业,杭州拥有几十个电商产业园,杭州已形成鲜明的产业——互联网产业。
与杭州齐名的苏州,在总体经济上大幅度高于杭州,领先近5000亿元。产业结构上杭州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5:34.9:62.6,苏州第一 、二、三比重为1.4:47.4:51.2。杭州第三产业比重高是因为在互联网产业发展下,形成了各产业集聚。在明星企业以及热门产业带动下,杭州对企业、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苏州经济总量虽然远高于杭州,但苏州的“工厂”标签显著,产品附加值低,鲜有孵化自有品牌,在产业升级的大浪潮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情况下,苏州的制造产业会面临较大的问题,苏州鲜明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是什么呢?
没有清晰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这也是苏州经济体量很大却存在感不如杭州的原因。
有人口流动、有危机感、有希望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城市,有包容性的城市才能够创新。深圳的进步之所以大,就在于这座城市能够给予人们希望,相信能够创造成就,人都想着赶超、扎根。这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标签,或者说是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深圳民营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深圳这个城市的标签。有了这个标签,更多的科技公司会往深圳靠,形成集聚,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深圳与杭州一样,有核心又鲜明的产业,能够不断吸引资本、人才,逐渐形成一种显著的城市特征。
正如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度重磅图书石章强新著《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所说,城市产业、文化内涵、城市品牌形象三者能否有机统一,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三者统一,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仅能够加快城市经济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城市精神面貌和生命力。
而统一的核心在于这个城市是否有清晰的品牌顶层设计。
当年能称之为“大”的城市,除了上海,就是武汉了,连北京也没有被喊过大。就是这么一个“大武汉”,当年的经济地位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度迷失和迷离了。
近年来武汉开始找回了自己,已成为中部第一城、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科教之都,“官产学研媒商资”七联动,逐步让这个城市重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
正是大武汉、长江新城、国家中心城市、中部之心等关键词让武汉清晰了自己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才有了当下真正的“大武汉”!
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是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高度,也需要广度,还需要深度和力度。
基于锦坤多年辅导和服务了100多家国内外的城市和城镇的实践和经验,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的“44557模式”,在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度重磅图书石章强新著《城市品牌顶层设计》得到了完整的演绎和诠释:
“4”——四么
城市品牌顶层设计首要的核心是要解决“卖什么”“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卖”的“四么”问题。现实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包括世界的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在“卖什么”和“说什么”尤其是“卖什么”不太在意,反倒在“怎么说”“怎么卖”上不断试错和反复,导致城市品牌建设的千篇一律和千城一面。
城市的当政者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自己要向社会和公众售卖什么才会清楚要说什么以及如何说,进而才会更加有效地知道去如何售卖了。
“4”——四位
城市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品牌定位、消费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四位合一的有机结合的重要产城平台和载体,没有“四位” 的有机结合,再好的城市也会失去它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5”——五链
锦坤专家团队认为,城市切忌千篇一律,重要的就是“专精特新”和“细小微尖”。要切实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标准,定义城市,定位自己,形成独特优势,进而实现定位、占位和卡位。
城市在做顶层设计时,既要突出核心产业,也要有模式创新,还需要在策划(顶层设计)——招商(精准选商)——规划(产业落地)——运营(项目运营)——推广(高效营销)五维一体的城市品牌顶层设计方面来整体产业链打造。
“5”——五为
目前城市化主要有三种创建模式:
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城市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来建设。
二是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政府做好大规划,联手大企业培育大产业。
三是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政府成立国资公司,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招商。
但不管是哪种模式,必须符合特色、产业、宜居、双创、企业的五个特点。也因此,城市或城镇品牌顶层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这“五为”展开,这才是真正的量身定制,而不是盲目的复制。
“7”——七一
如果“五为”解决了城市在规划层面上的五个点,那么,真正更重要的是要在策划层面上做好“七一”的顶层设计,否则,再好的规划也很难真正落地,再好的城市品牌也难以走出去,往往藏在深闺人未识。
一个有故事力的城市品牌,如杭州、深圳、宜春、襄阳、盱眙、老子山等
一个有传播力的城市口号,如中国互联网城市;北京欢迎你,老子山,道温泉,为您守候一千年等。
一个有独特性的主导产业,如宜昌水电、宜春温泉、沙县小吃、晋江鞋服等。
一个有号召力的龙头项目,如深圳华为、盱眙龙虾连锁、亚布力滑雪、盐城悦达、大冶劲酒、慈溪方太等。
一个有示范力的区域空间,如中关村之于北京、光谷之于武汉、花果山之于连云港、广化寺之于莆田等。
一个有争议力的事件营销,如徽州改名黄山、深圳被谁抛弃、西安曲江模式、武汉资智回汉等。
一个有产品力的IP项目,如无锡灵山拈花湾、莆田妈祖、莆田南少林、 晋中乔家大院、黄石仙岛湖等。
最近几年大家都在热议黄山是否改回徽州?合肥为何落选国家中心城市?芜湖、马鞍山如何一体化?……然而,昔日的长江五虎、安徽的发源地、昔日的省会安庆,却少有人问津,为什么呢?安庆的城市品牌营销到底缺了什么?
从2004年国家提出发展红色旅游以来,各个拥有红色历史的城市都拼命抓住机会实现脱胎换骨式的发展。然而,作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的瑞金,其红色地位甚至超过了北京,2015年还被国家明确为共和国摇篮,但为什么瑞金就没能成为红色旅游第一品牌,甚至还几乎被大家所遗忘了呢?
作为江西甚至全国一方上乘富饶之地的上饶在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后,逐渐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上饶的衰退也是物华天宝——江西的一个缩影!在后工业的旅游时代,上饶能否恢复曾经的荣光?又能否成为闽浙赣皖中心之城抑或是赣东中心呢?
襄樊改名了?有人说是改名,也有人说是复名。不管怎么样,最近几年,类似城市更名、改名、复名的事件太多太多,如徽州更名为黄山、大庸更名为张家界、淮阴更名为淮安等等。还有一些城市也在酝酿改名。城市更名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究竟改何名?如何改?改了之后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与城市的品牌建设紧密相关,但问题是,你做好了吗?
提起亚布力, 有点商业背景知识的人几乎都知道。提起尚志,估计知道的人微乎其微了。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亚布力就是在尚志。这是亚布力的胜利还是尚志的悲哀呢?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城市,比如金华之于义乌、晋中之于平遥、湖州之于安吉、德清之于莫干山等等,“儿子天下皆知,老子无人知晓”。类似尚志之于亚布力等这样的子强父弱型城市如何新生呢?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拥有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号称“千年帝都”,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洛阳还代表着中部科技之都,拥有各类科技机构600多家,其中国家级科研院所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等,可是自2008年以来洛阳经济连续6年下滑,类似于洛阳这样的古都的未来之路又在何方?
随着2018年两会的召开,“我买的鞋是正品还是莆田造?”被不断提及。莆田市市长李建辉在专访中表示莆田制鞋历史久、质量好,国际知名品牌代工业务多,未来莆田要联合创牌打造莆田好鞋。从莆田周边关键词搜索结果来看,莆田1530万次,妈祖搜索1140万次,莆田系585万次,李叔同461万次,莆田鞋323万次,南少林205万次,广化寺190万次。在莆田城市的发展中,到底是打文化牌、制鞋牌,还是莆田系医疗牌呢?莆田究竟应该用什么来打响并升级莆田城市的超级IP?
国家级权威组织预计未来十年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将远超过10000亿元,是夸大其词还是言之凿凿?近几年西游大受追捧成为多个产业追逐的目标,最典型的莫过于影视……西游如此火热,为什么与西游渊源极深的连云港和花果山却双双被大家遗忘了呢?
云南是我国旅游大省、西南最璀璨的明珠,形成了丽江、大理、昆明、西双版纳四大旅游城市,四大城市早已驰名中外,可是这一格局仿佛已经改变。新崛起的一个旅游城市红河大有赶超之势头。但红河能否像丽江一样红,并改变云南乃至西南的旅游格局呢?
随着近几年腾讯、华为、平安等一批深圳企业的崛起,深圳GDP水涨船高且呈迅雷之势;阿里巴巴野蛮生长、G20峰会举世瞩目,杭州的影响力日盛。“上海衰弱论”“深圳崛起”、“杭州成为第四城”“上海沦为杭州后花园”“上海互联网没落”等文章刷爆朋友圈,每一个生活居住在上海的人都在思考,上海到底怎么了?此前的“五大中心”现在的“四大品牌”,能否支撑上海成为全球卓越之城?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话要一分为二地看——
城市有了魂,就容易实现产城园企人文道的融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城市没有了品牌顶层设计,就会成为平庸的千篇一律之城和千城一面之市,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也就是芸芸众生般的过客而已。
城市,不能没有品牌顶层设计!
城市管理者,不能不看《城市品牌顶层设计》!
Copyright © 2013 JONKO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10787号-1